从“解决温饱”到“共同富裕”——中国劳动者的时代价值

编辑:小编 日期:2024-12-23 18:32 / 人气:

  回首峥嵘岁月,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涌现出了无数为党争光、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劳动模范。从★“硬骨头★★★、老黄牛”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从“埋头苦干★★★”到“创新劳动”,从“出大力★★、出大汗”的劳动者到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不同时代的劳模展现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他们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书写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忠诚★★。

  一部劳动模范的变迁史,就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从“解决温饱”到★★★“共同富裕”,一代又一代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接续奋斗★★,既凝重简洁地展示了不同时期的情愫表现与时代价值,又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为广大人民留下了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倡导下,一大批科技创新、精益求精的劳动者走进人们的视野★★★。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以报效祖国、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走在时代的前列,持续推动着社会进步。其中,从初中毕业的码头工人到“蓝领专家★★”孔祥瑞,17岁成为天津港第一代大型门吊司机。他把工作岗位当课堂,把生产实践当教材★★,把设备故障当课题,把身边的工友当老师,边干边学、学以致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在他的影响下,一批批青年技术工人苦练内功、快速成长,不仅见证了港口产业工人从传统码头作业到智慧绿色作业的转型★★★,也见证了新中国崛起为“世界港口第一大国★★”的奇迹。在这种精神的感染下,广大劳动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时代浪潮中锻造创新意识,培育创新品质,勇攀科技高锋,打开了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满足国家生产建设需要★★,提高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广大劳动者以拼搏奋进的劳动热情投身国家建设★,产生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劳动事迹和劳动模范。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从生产型向技术革新型转变,不畏苦难、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勇于探索,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其中,“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为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率领1205钻井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端水保开钻、勇跳泥浆池制井喷,终于打出了大庆石油会战的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铁人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理想信念的确立、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人生品格的表现,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在中国梦的激励感召之下,劳动者的发展前景和奋斗平台更加广阔,涌现出了一大批诸如★★“中国舰载机之父”罗阳★、“九天揽星人”孙泽洲、“金牌焊工★”高凤林、★“深海钳工第一人”管延安、★★★“禁区勇士”胡洪炜、★“大眼睛天使”陈贞等“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充分凸显了科学劳动★★、创新劳动的时代趋向,铸就了新时期的劳动丰碑,续写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

  党中央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重要作用。”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模范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光辉的学习榜样。

  眼下★★,我们正意气风发地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征程。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青年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坚持用英雄人物和劳动模范的道德风范鞭策自己,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克服内卷和躺平,同时还要树立自觉学习、刻苦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得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真正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人民★★★“大我”★,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托举梦想、成就梦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上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弥乐)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封锁★,陕甘边区的形势无比严峻。为发展生产,一大批劳动模范响应号召★★、冲锋在前,以★★★“新的劳动态度对待新的劳动”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为民族的独立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有“边区工人一面旗帜”之称的赵占魁,常年在上千度高温的化铁炉旁工作,终日汗流浃背★★★,还得穿上湿棉袄代替石棉工作服,日晒火烤,把他的脸变成了紫黑色,他却从不叫苦叫累,长期安心干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在他的影响下,工人们热情高涨,只要一有任务就昼夜不停工作。这种一切为着革命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老黄牛精神”,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力地支援了边区生产和抗日战争,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在致电 13988889999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